在國華街與民權路口有一間小吃店,外觀不怎麼顯眼,店名也很普通,就叫「釣魚店」。

 

DSC02897  DSC02885

 

 

這家店是由余氏三兄弟一起創立的,他們父親是個漁夫,因此從小就培養了喜歡魚的個性,長大各自成家之後,他們還是一起經營這家店,而特別的是,他們的魚是完全不假於他人之手;大哥是店裡的大廚,二哥和小弟負責釣魚和打魚,而魚貨多的時候還可賣到市場,新鮮程度絕對掛保證的。

DSC02886DSC02891

在平日的時候人就滿多的,可見一定很好吃,點了一碗白飯和鮢過魚加西瓜綿湯,因為覺得名子很奇怪才點的(之後才知道西瓜綿就是把還沒成熟的西瓜像醃醬菜那樣把它醃起來,可用來消除魚的腥味),魚湯送上來時,我發現魚肉還蠻多的,不像之前吃過的都只有幾片,而味道更是一絕,綿密的魚肉加上鮮美的湯頭,而西瓜綿也很下飯,真的很新鮮,價格也普通,很值得吃吃看。

 20625曾志仁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碗剛出爐的碗粿帶著裊裊上升的香氣,席捲我的嗅覺,挑逗我的味蕾,
這是森茂碗粿的招牌,也是百年以來不變的堅持。

跟著大夥的步伐,經歷早晨的赤崁近區巡禮,
眾人還是敵不過"吃飯皇帝大",決定找一處填飽肚子。

從赤崁樓出來右轉,走一段路後大夥決定在'森茂碗粿'落腳。

IMG_20130318_121627


店門外便可感覺回到數十年前的感覺。
昏暗的燈光,木質的桌椅,無不刻畫出復古的情調。
雖然店名是碗粿,還是有許多台南小吃諸如擔仔麵,肉臊飯等等。
我們各點幾份,而我點的正是招牌碗粿。

碗粿的外觀同各界,
永遠不變得藍白瓷碗與鐵叉子。
陣陣熱氣冉冉上升,帶著芳香挑透的我的味蕾,
碗粿滑入口中後並非入口即化,而是芳香彈牙,
硬度說不上硬也說不下軟,讓人能夠從咀嚼中獲得更多美味。
原味若不足以滿足你的味,試試他的辣椒醬與蒜泥吧!
辣椒與蒜泥佐在碗粿上,吃進去的口口皆是嗆辣但吞嚥後碗粿卻回甘無窮。值得一試。

靜觀店內裝潢無一不保留了原始風味,
低矮的紅磚流理台、使用柴薪加熱的爐灶與其上斑白的蒸籠(僅是裝飾用)、牆上的古代農具,
再加上牆上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保存在玻璃櫥櫃中許多名人簽名的瓷碗,
無一不增加店面的歷史性。

今日的古蹟巡禮到中午便告一個段落了,
很高興能在最後一刻還與古蹟時時關聯,
不僅眼中看到的古色古香的事物,嘴內也滿是傳統的風味.下次必會自己找時間再來一趟古蹟之旅!

 

21018曹宏彰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華街上一間間櫛比鱗次的小吃店中,「阿松割包」因為它那大排長龍的客人一瞬間就捕獲了我的目光,全臺的割包店那麼多家,卻為何唯獨阿松割包能脫穎而出,成為眾多饕客的寵兒呢?原因就在菜單上。

    「普通包六十、瘦肉包七十、豬舌包八十」這間店一共就這仨種刈包,雖說一份倆粒,但這豬舌包何德何能呀,竟然賣到一粒四十元!殊不知這豬舌包正是阿松割包的鎮殿之寶,也是許多的老饕們的最愛。

     阿松割包店面看起來雖然老舊,但工作台整的乾淨清潔,讓人看了放心,點了倆豬舌包後,在店內找了位置坐下,一坐定下來就看到桌上除了筷子以外還附上了塑膠袋,讓客人可以手套著塑膠袋再拿割包吃,真是非常貼心!豬舌包還沒上來,倒是送的肉湯先上來了,光是撲鼻而來的香氣就彷彿預告著這不是一碗普通的清湯,果然才剛喝了第一口,那忒鮮甜滋味兒立馬讓我一口接著一口的喝下去,而老板好像早就預料到一碗是不能滿老饕們地,所以只要你還有胃口,都能請老闆再幫你添上一碗。而邊上那籠剛出爐、冒著騰騰熱氣的白嫩割包皮則令我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剛端上桌的豬舌包更是令人驚奇不已,明明是只有豬舌、白蘿蔔、酸菜三樣料,再淋上花生醬,在老闆的巧手下卻顯得有如最奢華的食材般美味,酸菜不太酸但是香氣忒濃、醃蘿蔔有著獨特的鹹甜風味、再加上彈牙有嚼勁兒的豬舌與老板特調的花生醬,令人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要注意的是雖然店家門口寫著營業時間是早上八點到下午六點,但下邊「售完為止」那四個字可不是忽攸人的,通常生意最好的豬舌包下午就會售罄,因此若是想一品豬舌包的獨特風味,還是要早一點光顧以免撲空。

20605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城市逐漸披上了現代的外衣,所幸我們仍能與舊時光共處,珍惜著曾經屬於我們的痕跡,並持續的生活著。

    漫步在海安路上,一面斑白老舊的牆矗立在不起眼的路邊,牆面被漆成了紅色,給人的感覺卻不是那種嬌豔欲滴,而是另一種滄桑的風韻。遠觀牆上開開滿了一朵朵的銀白色的花兒,格外醒目,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格格金屬做的的老花窗圖樣鑲在牆上,邊上還相間著幾貌似外星人頭的圖案,舊文化與高科技相互輝映,不會讓人有不和諧的感覺,反而彷彿穿梭在時空隧道中,讓人迷失在古老的府成與現代的台南之間。

    鐵花開了擷取了老花窗的符號,賺換拼貼出新的畫面,期待能讓新舊並存,讓記憶不斷的傳承下去。

20605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府城小吃何其多,「狀元糕」或許不是最熱門的,但絕對稱得上一項經典。

 

安平老街裡的王家庄狀元糕,雖平時也在夜市擺攤,但我以為,只有有老街方可襯出它的淡然米香。

 

狀元糕是香甚於味的。

 

循古法製作,將精選的台灣米磨碎,倒入倒置的鐘型木容器中,內餡佐用同樣碎磨的芝麻或花生,下方接以一小管子加熱蒸熟。狀元糕的由來,據說是一位失意書生為了在京中維持生計,故自製這樣的米製糕點販賣。此糕點大受歡迎,後來書生考上狀元,又因這糕點形似清代官帽,便有了這般吉祥美稱。

 

狀元糕咬下鬆軟,卻因米磨得細緻而綿密扎實,隨著咀嚼舌涎生甘;加熱過的芝麻及花生粉,有時微苦卻也令口齒生芳。

狀元糕的滋味我想是「淡」,淡得樸而真;其香亦是令人留戀,尤其剛蒸熟溫熱時,米香和著芝麻香、花生香,散著散著......恍若有木質格紋窗櫺,恍若有小軒清溪,溪圳又彷彿流過田晆......若是一個中國書生,狀元糕該當配茶──普洱。內斂與成熟。文人的生澀,加熱過而溫潤飽滿、發酵過而醇厚通達。

 

老街依舊熱鬧著,無數的手向老闆娘接過狀元糕,走到下一攤,又被另一種府城吃食的味道吸引。

狀元糕其味甜而淡然,在老街,其香悠遠。

 

20236 劉哲學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想大家都知道,臺南市除了古蹟外,各式美食也是頗負勝名。不管是蝦卷、擔仔麵、豆花……等,都是來臺南的遊客不容錯過的。而我今天要介紹的,也是其中一樣。說到這道菜,當然要先提到它的其中的主角,也就是虱目魚。

     話說虱目魚原先生長在南洋地區以及印度洋一帶,最北則分布到巴士海峽。但原本都以野生的狀態在海洋中生活,直到後來才有養殖。所以臺南地區也差不多在荷據時期開始養殖,之後則被國姓爺命名,我想這部分就不必多說了。

      虱目魚本身有幾大特點,有一項大概會令人為之卻步,那就是刺多。牠全身上下擁有超過兩百根魚刺,遠超過同體形的魚類。所幸,牠最美味部分並不受此影響,那就是虱目魚肚。虱目魚肚相對於其它部位,是幾乎沒魚刺的。不過它的美味是來自那豐厚魚油的口感,一咬下去,帶著一點黏膩,轉眼魚油便滑順流溢在口中,再加上虱目魚本身帶有的特殊味道,總是三兩下就讓它消失無縱了。

     不過我這次去吃的不是虱目魚肚,而是虱目魚肚麵。相較於前者,由於是湯麵,以致於魚肚的口感略遜一籌。而湯汁則吸收了魚肚的油脂和香氣,散發的香味和口感則是讓人讚不絕口。麵條雖然普通,但有了湯汁的加持,也更加滑順可口。由於當天很熱,還讓我吃得滿頭大汗。最後,我不得不讚美虱目魚的美味,尤其是那獨特的味道,實在令人難以忘懷。

20226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南府城因為擁有最悠久的歷史,所以一直都以其豐富的古蹟而聞名。不管是政治中心、炮臺、堡壘、或各式各樣不同用途的建築,都有很多保存在臺南。

      但我今天主要討論的是關於安平的億載金城外圍的護城河。當然首先要提到億載金城的歷史;它當初是為了防範日本和其他列強對臺灣的野心,而於牡丹社事件後由清朝派沈葆楨所建。護城河便是與其一同興建,並作為防禦工事的一部分。雖然它在軍事上並不曾發揮決定性的效用,但也因此能保存至今。

      除了歷史之外,還有一些大概會令人驚訝之處。比方說,大多數人應該會以為護城河會又寬又深,用以使敵人無法跨越雷池一步。可是事實上億載金城的護城河並沒有多寬,深度更是令人跌破眼鏡,大約只有一公尺左右。

       除了以上這些資料外,我們也透過實際探查來作更深入的了解,也因此發現一些不被人所重視之處。比方說我們看到數隻天鵝悠游在河面上,還有一群野鴨在附近嬉鬧,似乎使氣氛更加平和,讓古蹟有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拋開這個不說,事實上,護城河的確是生態豐富。由於引進海水,所以河水中有不少海洋生物,也因此吸引了其它動物。另外,我也不得不佩服生意人的腦筋,因為連護城河上也可以經營天鵝船。不過我想能沿著河道環繞古蹟一圈,享受那悠閒的感覺,也是一大賣點吧。

       總而言之,經過這次探查,我體會到所謂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唯有親身經歷,才能發現更多之前所不知道的事。

202 26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府中街兩元黑輪

th  

二元黑輪耶!聽起來就振奮人心

打從一開始知道有這間我就很期待

這個世界上竟然有2元的黑輪

真有特色

580872_547859585235149_822385584_n

剛來的時候 我們是從府中街的另外一頭走過來的

途中吃了些東西 還一直遇到一個賣冰淇淋的阿伯(好幾次)

他還一直強調他的冰非常好 真有趣

平日的府中街感覺頗冷清

沒什麼人 店也沒開幾家

不過這倒是讓人覺得挺悠閒的

彷彿全世界都在運轉著

而你卻停在那裏

有點突兀但很舒服

 

走著走著 一下子就到了

整條街也沒有很長

終於到了喔喔!

走了這麼久剛剛還迷路

雖然已經吃了點東西但還是很餓

一看到我就口水直流

裡面的東西有分煮的和烤的

不過我們沒有吃烤的  現在想想那時應該要吃一點的

有畫紅色的一枝5元  沒畫的一枝2元(我還以為全部的都是2元勒)

我們拿滿了2個盤子

以為已經很多了 結果..

馬上秒殺!!

啊哈哈哈我們有7個人啊啊!

所以我們又去拿了一盤

結果還是秒殺

吃起來還不錯而且我本身就喜歡吃黑輪

總共算起來差不多100多元

一枝2元(和5元)吃起來就是特別過癮

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  竟然還有賣這種2元的東西

雖然一枝都小小的但是吃了很感動

而且他的椅子超小超可愛  還有一個放竹籤的桶子

很溫馨

 

吃完之後就差不多該走了吧

繼續前往下一個景點囉~

 

對了  明明記得有拍一堆照片的結果我什麼都找不到

大概是我們太餓了忘了拍..

 

21015張聿寬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南,除了著名的眾多古蹟外,更是以小吃聞名,而「棺材板」更以特殊的名字與外型,遂成為台南著名的小吃之一。

    棺材板的原由要從光復時期的「沙卡里巴」說起,原來經營面店的郭六一先生,因為朋友的突然異想天開,想吃不一樣的點心,所以許六一先生以深厚的西餐底子加上日本料理,以及正宗台菜的創意,再以酥盒為靈感,創造出當時的「雞肝板」,但因為朋友因雞肝板具有蓋子,而將它戲稱為棺材板,而成為眾所皆知的小吃,甚至還出現了「一只棺材板,兩世吃沒完」的美稱。

    而這美味的小吃吃法,先從酥脆的蓋子吃起,因為經過高油炸,所以整塊如同餅乾似的非常順口,讓人更期待接下來的內餡與外層吐司完美的結合。先用刀子切好容易入口的大小,浸著類似白醬且搭配著海鮮的內餡,一入口,先嘗到土司香氣四溢的酥皮,

再來才是濃郁而鮮香合一的海鮮白醬,而他的乳化效果也浸濕了吐司,脆口與滑順共同激發出美妙的口感,成就出台南最另類的小吃。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悠閒的午後,漫步於純樸的台南,今天來到的是赤崁樓,而我要參觀的古蹟是赤崁大士殿,回想起來再赤崁樓裡看到大士殿的第一眼,映入眼簾的竟然是一個由磚塊圍起的木門,原來,這只是他的側門。

    而大士殿的正門口是藏匿在赤崁樓旁的小巷子中,雖是如此,但卻無法掩蓋住她的雍容華貴,大大的匾額正告示著,此地正是大士殿和廟中供奉的正神正是南無觀世音菩薩,進入到內部,除了中央的正神,兩側還有供奉著十八羅漢和其他的菩薩,何當時建築工人們精湛功力所建出的建築成果,對映出了狀闊且華麗的大廳,而且大士殿可說是香火鼎盛的廟宇,只要是來到赤崁樓的遊客皆會來到這祈求平安。原來大士殿據說是為了鎮壓荷蘭人所留下之邪氣,但中法戰爭期間卻被下令拆除,直到沈葆楨來到台灣期間,才順應百姓要求而重建大士殿,由此可知大士殿對於當地居民的重要性。

   這次來到赤崁樓,不僅讓我了解到赤崁樓和周圍古蹟的歷史,並且也參觀了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讓我對我的出生地--台南,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讓我更愛這一片土地並解更驕傲的介紹給大家。

        歡迎來到台南。 府城。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