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是先民在艱苦的環境下,因無法飽食所發明的替代糧食,可以說是貧苦的象徵,但是經過時代的變遷、生活的改善,小吃反而變成特意不會填飽肚子的精緻美食,對於生活在台南的我們而言,小吃更是我們的地方文化代表之一。

阿輝  
  我拜訪的店家,是位於圓環旁的阿輝炒鱔魚,根據老闆所說,本店是在沙卡里巴營業超過二十年的老店,其招牌廣告辭是「全台第一家藥膳鱔魚湯」。在台南,跟炒鱔魚最搭配的小吃,當然是鱔魚意麵,由於鱔魚本身血多、富含蛋白質、鐵質等,因此常被視為補品之一,而且在烹煮前似乎還得完成去除泥味、魚骨等工作,更顯現出鱔魚本身的價值,再搭配特別製作的中寬麵條,經過老闆神奇的烹煮後,便成了一碗令人垂涎三尺的鱔魚意麵。

IMG_0280  

  說實話,我看到鱔魚意麵上桌時,並沒有特別的感受,畢竟我也不是沒吃過這道料理,而其外觀與我吃過的沒有甚麼差異,豈知吃了幾口後,我便發現他的特別,因為鱔魚本身腥味很重,因此我吃過的鱔魚不是腥味太重,就是作料味道很濃,不過阿輝的正好處於平衡點,也就是既能吃出鱔魚微微的腥味,同時搭配剛好的作料,我想這就是他最大的特色了吧。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的書院,始於南,而書院制度,則源自中國。書院是介於官學和私塾之間,有改進社會風氣、促進地方文化之功用,但最重要的,莫過於彌補官學之不足,提供士子上進科考之輔助。

IMG_0249  
  這次拜訪的蓬壺書院,為了祈求考試順利,其內本設有文昌閣、五子祠,以崇祀五文昌、魁星帝君及宋代大儒周敦頤等五子,並自旁邊蓋了許多講堂,成為清朝府城最大的書院,但後來因地震、颱風這些天然災害,講堂、五子祠和其他建築先後倒塌,使得蓬壺書院成了今日的面貌。
  蓬壺書院的前身叫做引心書院,引心書院後來由台灣知縣沈受謙於一八八流年搬至赤崁樓旁,並更名為蓬壺書院。因為書院還有文昌閣等建築,所以當時與海東、崇文兩書院合稱「府城三大書院」。
  IMG_0245  

   今日的蓬壺書院內部,基本上已經空空如也,唯有裡面的四句書院學規──明大義、端學則、正文禮、慎交友,才看得出它曾經是學術殿堂的歷史。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校外參觀的那天 莉莉冰果店正好在維修。
但錯過了這間店實在是太可惜了,
所以我在上個禮拜又跑到這間台南頗負盛名的店來大快朵頤一番了。

點了一碗紅豆牛奶冰th  
在拍照的當下 口水可說是不斷湧現呢!!
而雖然紅豆牛奶冰可說是每家冰店必有的商品,
但在莉莉吃 ,就有種說不出的好吃,
"料多實在又大碗" 真是最好的註解。

吃完了冰,不禁讓我想起小時候和全家一起來這家店吃過冰。
當時爸爸怕我們吃不完 ,只點了一碗,結果我和哥哥就搶成一片,
爸爸忍不住笑了出來,叫我們別爭了,又點了一碗。
當時大口大口吃完的感覺只有舌頭快被凍僵了。
現在雖然懂得慢慢品嘗,
但卻有點懷念當時當時還是天真無邪的小孩我,
而且因為哥哥去北部念大學,
我們全家已經很久沒有一起吃飯了。
所以我決定,
下次等哥哥回來我一定要把他和爸媽再拖來這家店好好回味一下!

                                      21025 陳冠聞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26年四月二十五日。

早晨,剛開通的運河旁人們熙來攘往。

黃昏,落日西墜,稀疏的遊客在碼頭旁,望著船隻披霞而歸。

又過了好多年,河川中的泥沙積了又清,清了又積。

於是,安平港沒落了。

看著這曾經繁華的河道,卻也並不討厭現在的恬靜平凡。

  

 

因為平凡,所以我印象深刻。

 

 

白天的運河,有種自適的美。

過橋,空氣很清新,有淡淡的鹹味。

岸邊泊著一艘艘破舊的舢舨,船影散亂。

路旁的樹,樓房投映在水面上,似乎都循著一定的節拍輕輕擺盪著,

一種不疾不徐的步調。

 

也是我最嚮往的步調。

 

運河  IMG_3746  IMG_3758 IMG_3761  

 

但我更愛望向另一端。

那裡,沒有高樓撕扯著天空。

只有大片大片的天藍與水藍,

和偶爾振翅而過的飛鳥。

 

IMG_3748 IMG_3751 IMG_3752 IMG_3754 IMG_3755  

 

一次又一次,我在岸邊徘徊,品味著內心深處的悸動。

 

 

 

夜晚的運河是寂靜的。

 

一陣風掠過,拍岸的細浪像是替夜幕添上一抹深色的藍,

不易察覺卻又技巧的讓它不再只有沉默。

 

些許的,無可挑剔的朦朧深深吸引著我。

 

 IMG_3697 IMG_3713 IMG_3722  IMG_3681  

 

也許歷史上充斥著顛簸,

但兩岸的燈火閃動,鋪的卻是一條好長好平順的路。

 IMG_3696 IMG_3698 IMG_3699   

盡頭是海嗎?

 

是夕陽嗎?

 

還是,充滿幽思的歷史記憶?

 

安平運河,本身就是一本美麗的線裝史冊吧,我想。

 

 

 

20224陳慶倫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昏暗的燈懸在空中,閃耀著蒸騰的熱氣,一雙歲月斑剝的手攪拌著羹湯,不在意水氣的侵蝕,掺入一種堅毅、一份傳承,沒有添加醬油,由大蒜絲和扁魚絲熬煮製成的羹湯,少了現代工業產物的調製,濃濃的傳統在舌尖爆發,發自內心的讚嘆,這瞬間渲染在思緒上。

       

傳說土魠魚羹起源於清朝康熙年間,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愛吃鰆魚,於是當時的人便將其稱做「提督魚」,遂因此轉音為土魠魚。

       

風靡世紀的土魠魚羹,撩動一代代的味蕾,這間位於國華街的好味土魠魚羹,多少年來感動無數造訪古都的旅客,自1936年由鄭老前輩一手創立,堅持古法,相信著傳統的味道在現今工業社會中仍能給人一份感動,陳舊的磨石子地揭示著過去的蓽路襤褸,想當年鄭前輩的英姿煥發,那份氣魄至今猶存。

 

點用後,老闆以大杓舀起白鐵大鍋中熱騰騰的羹湯,澆到盛好麵的碗裡,再把土魠魚塊,依大小碗的份量手撥後放到碗上,據說手撥這道程序才能真正保有土魠魚的鮮美,上桌前再灑上香菜及醋,一碗代表台南口味,鹹酸甜的土魠魚羹便可上桌了。

 

第一口湯頭,潤上舌尖,穿越時空的堅持,如此深刻;第二口麵條,傳統油麵上依附著羹湯顯得晶瑩,入口的滑順令思緒崩隳;小試一口魚肉,品的出對於火侯的認真,酥、脆、硬、軟混雜一起,老店果然並非浪得虛名。

       

下一口是幸福、是滿足,凝視著碗中蒸騰的水氣,那份堅毅、那份傳承,在喉中感動。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陽光悄悄步入這條靜謐的巷道,喚醒人們心中對於藝術的堅持與渴望,冗長的巷,一罈陳年的老酒,陳釀的精髓皆於此地,溫出一壺壺藝術人的酣醺,老舊的磚瓦發散出一種堅毅,一種老驥伏櫪的氣魄,卻蘊含著一種新生的壓迫。

 

領著一份後輩的崇敬,我闖入這文化叢林。

 

一股莫名的懾人感遠遠來自巷底的藥王廟,彷彿在揭示著自己保護此地的功績,一縷青煙冉冉升空,道出人們的祈求,訴出神農街的安在,就這樣被牽引著,略過沿途的懷古,猛回過神,廟前的金爐便佇立眼前,一切的壯闊撐開我的雙眼,卻不敵餘光,一扇歷史斑剝的木門,一句「和為可貴」的墨跡,一棟由夢想構築的透天厝「木子大地的孩子」,瞬間華美的廟宇成為陪襯,跳脫出這氛圍地是這樸實的民宿。

 

那年,淒清的夜晚總緊握著手中的單眼相機,無人知曉心中的烈火,無人看到心血的結晶,小巷中不起眼的透天厝,是我唯一的避風港,總期待能有一個舞台,在石灰燈下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或許,那是個奢求,是份渴望;或許對於一個甫出道的攝影師,這是必經的歷練。

       

只是想要一個舞台展現自己,就這樣而已。

 

屋內的每吋木紋,彷彿都暗藏著老闆當年的心路歷程,為了給有夢想的年輕攝影師ㄧ個舞台綻放,豪邁的將原本的住處改建成一個展場與民宿,屋內的天井或許了解老板的想法,無所畏的為這夢想平台撐起一片天,以便吞吐更多的嘔心瀝血。

       

        陽光灑落在青年人的夢想上,「木子」使我們回到生活的根本,回到那份純真的感動,用手、腳、雙眼、身體和心,輕輕撫摸這世界,在這裡,我找到最初和最終的希望。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一個愉快的上午,A黃帶著我們吃完美食之後,就順勢展開了拜訪古蹟之旅~

台南孔廟是全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文廟,建於明永曆19(西元1665),建築為最壯觀的孔廟,格局完整,目前建築形式上還保持著「左學右廟」的傳統規模,左學是以明倫堂為主的建築,右廟則以大成殿為中心點. 我們覺得民倫堂不知為什麼的散發著與眾不同的氣息與霸氣,所以我們就決定進去一窺究竟.a b

 

明倫堂正面隔屏是元代書畫家趙孟虛所寫的,呈現儒書講求倫常,進學修德的實踐.

 

c d  

明倫堂即清代府學中的教室,之所以稱「明倫」堂,表示所授者皆為倫常之故.

 

在民倫堂感受到的氣氛真不知道如何的感覺有一個力量鑽進我的身體裡,侵入我的每一個細胞,狂妄著告訴我要我努力用功讀書的目標.

 

 

而民倫堂隔壁的文昌閣,是台灣諸多孔子廟中極為特殊之建築,文昌閣肇建於清康熙五十一年(西元一七一二年),作為台灣府學的藏書之所(即圖書館),是孔廟建築組群中唯一塔狀建築物.文昌閣一樓為方形,二樓為圓形,三樓為八角,二樓與三樓並且有尺度甚小之外廊.文昌閣屋頂一樓為四角簷飾,二樓為八角簷飾,三樓為八角攢尖頂,上置葫蘆.目前文昌閣二樓供奉文昌帝君,三樓供奉魁星,也因此有人亦將此樓稱為魁星樓,文昌帝君一說為梓潼帝君,即晉代之張亞子.這有如托塔天網手中的文昌閣帶給別人一種不可侵犯,卻又如此遠不可及的幫助著你,祝福著你.

 

e f  

 

在這種環境下想不讀書也難吧,孔子說: 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也.在這樣的耳濡目染,所見皆是儒學的地方,孔子的目標應該是可以輕易達成的.

 

21005 吳政翰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台南,最道地的美食絕不容許錯過.今天由我們最愛的老師-俗稱A皇的林皇德老師,帶著我們去品嘗台南,也就是我們故鄉的小吃,現在就跟我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5  

我印象最深的一家店是福記肉圓,他小小的 一間,平常除非是熟客,不然應該很難發覺它的存在,雖然他不怎麼起眼,但是他卻生產著令人印象深刻的美食.那天,大家一起到了孔廟附近,我就開始尋找我的目標,天氣微熱,但不至於不舒服的燙,我跟同學們走啊走的,一間一間的美食都不想放過,越是舊舊殘破的店越是有它的歷史,越是有它的味道.

 

老闆是江建民,但是卻是由一位總是面帶笑容的婦人總攬大局,店內也不特別經意裝潢,用最傳統的折桌與塑膠椅保留最原樸的古味,不因生意好而跟著潮流起舞,簡單的攤位,嗅得到歲月在這裡留下的足跡,已經有40年歷史的老店要怎麼在現在這殘酷的社會裏競爭並存活下去......

 

2 7  

 

肉圓是他們的主菜也只有這樣菜,但是為什麼許多人總是百來不厭,回味無窮呢?因為他們依然低價便宜但卻能吃到品質優的食物,成功的店都有他們的做法,肉圓特殊的製法以及加了獨特秘方的醬料,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到現在都還如此的迷戀他的肉圓的原因吧!

 

3.1   3

 

還有那不可或缺的大骨湯,在吃完混著酸甜醬料的香噴噴肉圓後,不需要去買飲料,喝一碗熱騰騰熬了許久的大骨湯,漱一漱口讓嘴巴得到舒緩,享受另一種平凡卻幸福的滋味.

 

6  

 

來到福記,肉圓、醬汁與大骨湯是缺一不可的喔!

下次到台南孔廟,別忘了這附近的福記肉圓,是很推薦給大家來品嚐的在地小吃喔!

 

 

21005 吳政翰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水仙宮市場的不起眼的一家老店,一個適中紅紅的招牌,簡陋的擺設,令許多遊客一眼難認出他就是相傳了六十多年的老店-永珍餅舖。
已從永福路的舊址遷移到水仙宮市場內,那不變的烘焙技術,那令人懷念的味道,依舊不變,依舊存在老饕的心裡。聽說許多人慕名而來,這家店赫赫有名的魯肉餅,而這次沒口福的我,只能點一個肉包解解膩。失落得我,在心中不免抱怨幾句,而當我一口咬下招牌肉包,一切都變了,湯汁從我齒頰溢出,肉包的鮮味卻留在我的口中,我捨不得吞下,因為我怕下一口的滋味就部這麼鮮甜了。用皮薄肉多來形容他們的包子或許這再貼切不過了,不同於其他店家因應物價上漲而更改餡皮比例,滿口的肉餡早已占滿了我的嘴,也填滿了我先前內心的失望了,仔細一問老闆,才發現他們的招牌正是肉包,多達將近十種的口味,就是要滿足任一顧客的味蕾,它們要的已經不是那些消費的金額了,而是看到顧客臉上那抹滿足的微笑,淺淺的,卻已足夠。
當然也有令許多人勾起兒時記憶的大餅、椪餅,說到椪餅,嘴饞的我也有點一個來試試,因為我第一次看到這麼特別的餅類。外表鼓鼓的,原本以為他很堅硬的我,手一壓才發現裡頭卻是空心的,底部抹上一層厚厚的黑糖,甜而不膩,使我一口接著一口把他吃完。
此趟之旅,不僅讓我見識到以前沒看過、沒吃過的東西,也讓我知ˇ道台南充斥許多令人懷舊的店家,像永珍餅舖即是,有朝一日,一定要來永珍餅舖試試,試試這屬於府誠的滋味。

 

 

周晏圻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國華街與民權路的交叉路口,有一間極具早期台灣特色店家座落於此。店內用來盛裝的容器,是用竹子所編成的。
老闆娘說:「因為已錢的人都是挑著扁擔,兩旁掛著竹簍子,裡頭裝著要販賣的物品,如此的做法,能喚起對早期台灣的記憶
,更能使我們用餐者認同台灣這片土地。」裡頭有各式各樣的湯品,有豬血湯、肝連肉、大腸頭、貢丸湯,我隨手點了一碗豬血湯
,裡頭的豬血十分彈牙,千百個小孔吸飽了湯汁,口感滑嫩勝豆腐。後來我發現,店家在桌墊下放著關於豬血湯的報導,店家貼心的提醒,
讓口中的湯嘗起來更加溫暖,更扣人心弦。一碗白飯灑著一層鮭魚魚鬆,每一口都幸福的滋味,鮭魚的鮮味,夾雜著香甜的魚鬆,在口中化開的瞬間
,一股感動湧上心頭。這麼棒的滋味只有在阿益鮭魚飯找得到,也唯有在此,才可以找到台灣早期先民們辛苦、同心奮鬥的精神。

 

 

周晏圻

TAINAN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